一、影響智力的因素有哪些?試述之。

(一)遺傳的影響:

1.Terman研究發現,智商140以上的父母,其子女平均智商為127.7,子女智商150以上機率為常人的2至8倍。

2.McGue等人研究發現,從小住在一起的孿生子女智商相關係數為.86,而從小不住在一起的智商新關係數為.60;兄弟姊妹從小住在一起的智商相關係數為.48;被收養子女生活環境同、遺傳因子不同,智商相關係數約.32

3.Jensen研究發現,智力80%來自遺傳,20%來自生長環境。

4.有些研究發現智力受遺傳影響介於50%至70%,或遺傳影響智力占60%

(二)家庭環境的影響:

在不良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智商較低;而給予良好生長環境,如父母有愛心、家庭感情和睦,父母參與且提供孩子的學習,父母勤於追求新知且以適當方式鼓勵孩子,父母關心子女飲食、健康、交友狀況等,皆有助孩子智力之提升。

(三)遺傳與家庭環境交互作用:

1.遺傳決定個人智商之上、下限,環境為促使個人智商造成上下限之要因。

2.良好的智商遺傳基因,良好的生長環境,其智商最高。

3.良好的智商遺傳基因,不良的生長環境,其智商中上。

4.良的智商遺傳基因,良好的生長環境,其智商中下。

5.良的智商遺傳基因,不良的生長環境,其智商最低。

(四)健康情形:

1.與母親相關之因素:

(1)母親懷孕感染病毒、營養不良、輻射汙染、抽菸、酗酒、情緒不穩、高齡生產、服用藥物等,易對孩子智商有不利的影響。

(2)母親生產過程不順利,胎兒停留產道時間過長致腦部缺氧,對孩子智力傷害很大。

2.幼兒罹病、大腦受傷、鉛中毒等,皆對孩子智商有不利的影響。

(五)教育訓練:

幼兒若缺乏五官的感覺刺激,照顧者缺乏愛心與善意溝通,都不利幼兒的智力發展。

(六)社會文化背景:

1.有學者從美籍亞裔移民子女學業成就普遍高於美國白人探討其原因為,東方人較重視子女學業成就,東方人較尊師重道,且認為讀書是未來成功的重要途徑。

2.美籍亞裔學生學業成就雖高,但在娛樂、政治、體育等方面之成就卻不如美國學生,足見智力受社會文化之影響。

(七)其他因素:

1.同儕間之競爭。

2.教師對學生之啟發。

3.父母對子女教養方式。

4.出生序。

5.人際關係。

6.人格特質。

7.長期暴露於鉛含量過高之環境等。

二、試述影響情緒的因素。

影響情緒的因素說明如下:

  1. 陽光:

    1.陽光長期不足導致大腦神經物質(正腎上腺素)的分泌不足,容易導致憂鬱     症。

    2.夜長晝短,正腎上腺素的分泌相對減少,容易產生憂愁的情緒。

    3.夜短晝長,身體內分泌正腎上腺素愈來愈多,人的情緒較佳。

  2. 噪音:

    1.40分貝以上會干擾人的睡眠。

    2.50分貝以上講話就聽不清楚。

    3.超過65分貝以上會使人心煩氣躁、易怒。

    4.聽古典音樂可以緩和人的情緒。

  3. 氧氣:

不通風、氧氣稀少、溫度偏高,腦細胞在氧氣不足的情況,易使人不耐煩、易怒、脾氣暴躁、跟人吵架。

  1. 血糖:

人飢餓的時候,血糖自然降低,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隨之升高,會造成情緒不穩定、易怒。

  1. 身體疾病:

1.人腦部因傷或疾病造成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干擾腦內的邊緣系統,則會產生大怒,激動、哭喊的情緒反應。

2.憂鬱症患者因缺乏血清素,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易造成憂鬱、自卑、早醒、失眠、哭泣以及自殺意念等消極的情緒。.

三、說明研究人類發展的四種方法。

心理發展學家常用以下方法研究人類行為的發展,說明如下:

  1. 縱貫研究:

    1.縱貫研究是指研究同一個人或一群人,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行為變化情形。

    2.縱貫研究法的優點:

    (1)相同研究對象長期重複觀察測驗,研究者可了解其身心變化情形。

    (2)可由長期資料蒐集找出影響個體行為原因。

    3.縱貫研究法的缺點:

    (1)研究歷時長,研究對象易流失。

    (2)接受研究樣本與流失樣本,在身心特質面可能不同,使結果可靠性受質疑。

    (3)研究對象長期接受重複測驗及觀察,可能產生練習效果,影響效度。

    (4)研究時間長,耗費人力、物力。

  2. 橫斷研究:

1.橫斷研究是指在同一時間內研究不同年齡組的人,抽取具代表性樣本加以觀察或測量其行為,比較各年齡組的差異,以了解不同齡者的發展情形。

2.橫斷研究法的優點:

可節省時間及經費。

3.橫斷研究法的缺點:

(1)不能了解同一年齡組的人之個別差異。

(2)研究結果不能作為因果關係的推論。

  1. 橫斷後續研究:

1.橫斷後續研究是指同時對數組不同齡的受試者,分別從事相當時間的研究,以了解不同齡的發展變化情形。

2.橫斷後續研究兼具橫斷研究與縱貫研究之優點,研究者不但可比較不同年齡層之差異,同時可追蹤分析各組受試者的發展變化情形。

  1. 回溯研究法:

1.回溯研究法是指根據研究樣本的現況,蒐集以往生活歷史的各種資料,據以分析研判造成目前行為的原因。

2.回溯研究法的優點:

可針對個案發展過程進行深入的追查分析。

3.回溯研究法的缺點:

資料蒐集可能不容易完整或不確定。

四、請說明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形成原因。

攻擊與暴力行為至少有以下四個成因:

(一)生理因素:

許多犯罪心理學家認為,攻擊與暴力和個人的基因、荷爾蒙及大腦損傷有連帶關係。

1.心理學者研究同卵雙生子發現,攻擊行為的相關係數為.40,而異卵雙生子的相關係數為.20,顯示攻擊暴力行為與遺傳密切相關。

2.世界各國男性罪犯約為女性之10倍,可能與雄性睪丸素有關;有些學者則發現,因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發生攻擊與暴力行為。

3.大腦嚴重受傷或酒精中毒者,易產生攻擊與暴力行為

(二)挫折與挑釁:

1.個人在生活中難免遭遇到挫折,挫折容忍力低的人,容易產生不耐煩、暴躁或憤怒,甚至表現攻擊暴力行為,尤其在遭遇到挫折同時又受到他人挑釁時更易產生。

2.「挫折攻擊假說」認為,挫折是產生攻擊與暴力行為的導火線。甚至有時會以第三者為發洩對象,也就是找替罪羔羊。

(三)社會學習:

1.人類行為大都來自學習,攻擊與暴力行為也不例外。

2.根據社會學習理論,個人觀察他人的攻擊與暴力行為,會助長自己的攻擊與暴力行為。

(1)電視媒體日夜播放殺人、搶劫、政治人物相互攻擊,無形中提供人們模仿的對象,降低人們對暴力的克制力,甚而對攻擊暴力習以為常,助長犯罪行為。

(2)父母或教師若常對兒童體罰或虐待,易使兒童學習攻擊暴力行為。

(四)情境因素:

1.生氣、悲傷或憂鬱時較易失去理性,而產生攻擊行為。

2.身體不適、噪音太大或溫度過高之情境,易表現攻擊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打雷的雷公 的頭像
    不打雷的雷公

    不打雷的雷公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