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第一次作業

一、解釋名詞(每小題5分)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幫助幼兒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父母方面:
1.幫助孩子學習克制非社會性的衝動:
可讓孩子透過生活經驗學習控制。例如,孩子搶玩具推倒別人,別人也推他或不跟他玩,對孩子而言是不好的經驗,即可告知孩子要控制推人的衝動,才能避免再次不愉快。
2.以能被他人接受的方式獲得想要的東西:
當孩子幼小時,常以搶或打來獲取想要的東西,父母需耐心引導,針對別人的反應思考對策,陪孩子一起想出更好的方法。
3.增進溝通的技巧:
善用友善、禮貌的語言,如:麻煩你、請幫我等,並經常面帶微笑,主動提供協助或建議;也可以利用肢體動作,如牽牽手、擁抱等表示親密。
4.學習扮演團體中的一份子:
鼓勵孩子助人等利他行為,發揮同理心,察覺別人的感受,如有人摔跤了會主動安慰;不刻意強調競爭求勝的價值,讓孩子能學會讚美,且樂於合作。
5.以身作則:
示範主動結交新朋友,及與朋友保持良好關係的態度及方式,使幼兒有學習的對象。勿讓自己的行為與對幼兒的教導或要求背道而馳,否則會造成幼兒的價值觀混淆不清。
6.當幼兒的避風港,而非擋箭牌:
當幼兒受挫時,大人務必要扮演支持他的角色,提供幼兒避風躲雨的地方,且不斷替他打氣、加油,讓他有勇氣再出發;但千萬不要變成幼兒遇到困難的依賴,應該鼓勵幼兒儘早獨立,自己解決問題,以避免養成依賴的性格。
二、教師方面:
1.提供幼兒之間分享與合作的機會,讓每位幼兒都有表現自我、貢獻團體的機會,以增進其自我價值感。萬萬不可透過競爭或互相比較的方式,造成部分幼兒的挫折感及自卑意識。
2.透過戲劇扮演活動,以提升幼兒的表徵能力,進而幫助幼兒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階段。如此一來,幼兒較能同理他人的需求與感受,也較能於活動中表現輪流及等待的好行為。
3.多介紹一些以朋友及社會互動為主題的幼兒圖書及歌謠,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朋友的重要,及朋友可以帶來的歡笑喜悅。
4.重視團討及分享,並鼓勵每個幼兒發言,並專心聆聽幼兒的話語,以建立其自信心,並培養其喜歡分享的態度。
5.對於幼兒的正面社會行為,應即時予以肯定與讚許,使之確定該行為是好的、是可以再重複表現的。
6.對於幼兒的負面社會行為,應耳提面命,告誡幼兒何者不當為,更重要的是,應教導他、輔導他了解該行為的後果,以及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需求的正當變通方式。
三、幼兒園方面:
1.提供豐富的設備:
提供豐富的設備,使幼兒有足夠的教材、教具操作的機會,比較容易避免衝突的發生。
2.開放式的教學活動安排:
在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使幼兒習得自主的能力,能自動自發,也能學習尊重他人的權益,讓幼兒獲得許多與同儕互動的經驗和機會,使他們能習得如何解決人際關係衝突的技巧。
3.混齡的學習環境:
通常在同年齡的團體中常會產生競爭性及攻擊性。在混齡的團體中,年齡較小的幼兒受到較大幼兒的刺激與引導,而較大的幼兒能從幫助他人中,獲得責任感與榮譽感。
4.善用手足間的互動關係:
較大的兄姐經由照顧弟妹的經驗,幫助其在家庭以外的生活中,也能表現得更獨立、細心與體貼;較小的幼兒,由兄姊處得到幫助,並習得如何與較權威、較年長的人相處。
5.多尊重幼兒:
成人〈父母或教師〉要能尊重幼兒,並培養其尊重他人的態度。
6.培養其適當的情緒表達能力:
幫助幼兒發展社會化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引導幼兒適當地宣洩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
7.提供分享的機會:
在幼兒園中,可利用所完成之作品,讓幼兒學習與他人分享、輪流及等待的觀念,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透過教學活動,讓幼兒習得如何交朋友,商量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8.培養幼兒的道德觀念與行為:
使幼兒學習正確的道德觀,養成獨立自主,自制自律的精神。
四、獨生子女方面:
1.為孩子營造良好的人際空間:
父母要懂得善用親戚、朋友的家庭網絡,即使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幾家在一起就有幾個小孩了!空間的營造要循序漸進,要孩子在習慣的「家人」(父母)之外接納別人並與之互動(非一蹴可及的)。小時候從親戚開始,當孩子入園、入學後,則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玩、過夜等等。慢慢的將空間開展,以空間換取孩子學習的時間。
2.為孩子計劃適當的活動:
獨生子女的父母要特別計畫以孩子為中心、屬於孩子的活動。最需注意的是該活動是出自孩子真心喜愛、想要的。不要有任何的壓力,最重要的就是不以學習為活動的出發點;其次強調的是屬於群體性質的活動,這也是在提供孩子另一種歸屬感!而服務性質的團體,如童軍團也非常的好,孩子在其中所學得的精神都是家中所無法提供的。
3.給孩子適當的稱讚:
父母要小心避免誇大不實的稱讚,稱讚要越具體越好,例如說「你好聰明」不如說「你○○事做得很好」,除了讓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優點外,也能減少與外界標準的落差。理性的稱讚也可以減少孩子因落差所產生的強烈失落感或是對自我能力的懷疑感。
4.讓孩子學會與人分享:
分享都是需要學習的,不論是否為獨生子女。父母要避免孩子從小習慣東西就是他/她一個人的,那樣會形成孩子強烈「我的」心態,只有我沒有別人。孩子的分享學習可以先從與父母分享開始。而分享不只是一個行為,有的父母會敎或叫孩子把東西借給別人,這種違反本意或說服的出借行為只能算是被動的分享或稱共用,與分享的精神還差有一段差距,真正的分享在行為之後會帶來後續正向、愉快的情緒,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喜歡與人分享的感覺,遠比告訴他們分享的重要來得實際。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真空完整的 我

投入這偶然的時空交會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s的用法

ad. 副詞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影響智力的因素有哪些?試述之。

(一)遺傳的影響: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助人行為?有哪些觀點可以解釋助人行為的基本動機?助人行為的可能有哪些人格特質?

()助人行為又稱為利社會行為指一般對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何謂基模?它有哪些種類?功能為何?

(一)何謂基模: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學1st作業(每題25%共四題)        

一、(一)說明心理學的定義;

文章標籤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定義

(1)ad. 副詞

不打雷的雷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